爱尚小说网 > 迎接紫薇圣人 > 第六章 宇宙的形成(四)

第六章 宇宙的形成(四)


&1t;/p>

        这一节,大家来看《圣经》里上帝七天创世的传说,我们无法贴出原文,只能大体的描述出大家都知道的这个并不是特别详细的故事:&1t;/p>

        在上帝创世之前,宇宙一片混沌,地球在暗无天日、沉寂无声的太空中飘浮,没有6地,只有满满的海水。&1t;/p>

        耶和华(即上帝)之灵在海面飘行,觉得四周黑乎乎的实在太闷气。于是他开始了伟大的思考。&1t;/p>

        第一日,上帝说:“要有光!”便有了光。上帝将光与暗分开,称光为昼,称暗为夜。于是有了晚上,有了早晨。&1t;/p>

        第二日,上帝说:“诸水之向要有空气隔开。”上帝便造了空气,称它为天。&1t;/p>

        第三日,上帝说:“普天之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于是,水和旱地便分开。上帝称旱地为大6,称众水聚积之处为海洋。上帝又吩咐,地上要长出青草和各种各样的开花结籽的蔬菜及结果子的树,果子都包着核。世界便照上帝的话成就了。&1t;/p>

        第四日,上帝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管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光普照全地。”于是上帝造就了两个光体,给它们分工,让太阳管理昼,月亮管理夜。上帝又造就了无数的星斗。把它们嵌列在天幕之中。&1t;/p>

        第五日,上帝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之物,要有雀鸟在地面天空中飞翔。”上帝就造出大鱼和各种水中的生命,使它们各从其类;上帝又造出各样的飞鸟,使它们各从其类。上帝看到自己的造物,非常喜悦,就赐福这一切,使它们滋生繁衍,普及江海湖汊、平原空谷。&1t;/p>

        第六日,上帝说:“地要生出活物来,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于是,上帝造出了这些生灵,使它们各从其类。&1t;/p>

        上帝看到万物并作,生灭有继,就说:“我要照着我的形象,按着我的样式造人,派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地上爬行的一切昆虫。”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1t;/p>

        上帝本意让人成为万物之灵,就赐福给他们,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地上的一切,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活物。”&1t;/p>

        第七日,天地万物都造齐了,上帝完成了创世之功。在这一天里,他歇息了,并赐福给第六天,圣化那一天为特别的日子,因为他在那一天完成了创造,歇工休息。就这样星期日也成为人类休息的日子。&1t;/p>

        如果只是将第一天至第七天当做一个先后顺序的话,上帝创世与盘古开天辟地其实讲的是同一个故事,和我们的解释也大差不离。《圣经》中的上帝就是盘古。两个故事都讲述,天地未分之前是混沌在一起的状态,就是“一”,而后有了光,将光与暗分开的意思,也就是“一生二”,万物有了对立的属性,而后上帝(盘古)先后创造了天地,而且是天于地先生,地于天后生,而后有了天之四象与地之五行,有了自然规律,而后有了万物,而后有了人。&1t;/p>

        另外,人类的文化瑰宝《周易》前两卦的《彖》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大家且看一下:&1t;/p>

        乾卦,《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出庶物,万国咸宁。&1t;/p>

        坤卦,《彖》曰:致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1t;/p>

        我们不具体解释,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乾卦在前,卦德为健,使万物滋使,流形于万物,衍化天道规律;坤卦在后,卦德为顺,顺应天道,使万物滋生,使万物得以繁荣,衍化地道规律。需要强调的是,万物滋生与万物资始是不同的意思,万物滋生是指万物开始有生命,这个生命是天道赋予,天为阳,是指万物初生先有元阳;万物滋始是指万物开始生长变化,这个生长变化是地道赋予,地为阴,是指万物初生后有形体。这和《内经》中“阳化气,阴成形”是一个意思。将此规律赋予人身上就可以得出结论:人之生先有先天元阳,先生神明,后成肉体。&1t;/p>

        另外,品物流形与品物咸亨是不同的意思,品物流形是指能量流充于形体使其成万千形态,此为天道赋予;品物咸亨是指万物顺应天道,形体凭借其体内能量开始展繁荣,此为地道赋予。&1t;/p>

        此外,乾卦《文言》曰:“大哉乾元!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挥,旁通情也。”“刚健中正”是天的美德,“纯粹精也”是指天由纯粹的能量构成,“六爻挥,旁通情也”的意思是乾卦六爻推演,就能广通万物情状。天为阳,同样说明了万物与自然规律回归本始是“无中生有”。&1t;/p>

        回归正题,上面两个故事无一例外都指出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问题:人是被创造的,而不是进化得来。我们的看法与之一致。上帝造人是用泥土,往里吹了一口气,盘古开天地里则是“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不论哪一种说法,人都是创造而来。表面上造人的方法不同,但实际上是一样的,我们后面会详细讲。&1t;/p>

        另外,按《圣经》的说法,人类是这个世界的管理者和支配者,《内经》也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但人类并不能认清自己。很久以前,人类傲娇自大,东方统治者家天下,自称“九五之尊”,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方教皇则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残暴而骄奢,崇尚权利与战争。到了后来,世界相对和平,科学得到展,人类认识到宇宙的广阔,又自认为渺小的很,犹如沧海之一粟。人类即自大的很,又渺小的很,从不是世界的管理者和支配者,自始至终都充当着毁灭者的角色,走自己的路,让其他生灵无路可走。&1t;/p>

        人类终于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不停下来及时反省,终将走向灭亡。也许是时候走上另一条与众不同的既伟大又朴素的道路了。那就是踏入精神世界。若如此,先得认识灵魂与守护内心,至于如何成为这个世界的管理者和支配者那是后事。&1t;/p>

        其实,不仅基督教与中国本土道教的神话里关于天地生成的内容一致,实际上熟知佛经或者伊斯兰教圣典的教徒也一定能从中找到与之相似的创世内容,哪怕造物主的名字或者创世的具体细节稍有差别。&1t;/p>

        我们再将范围扩大一些,不仅是世界三大宗教与中国本土道教,基本上只要是流传时间甚广,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的宗教,都会有相似的创世内容。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它与上古文明或者人类的史前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t;/p>

        话说回来,神话毕竟是神话,虽然其揭示了天地与自然规律生成的事实,但毕竟粗略,缺乏具体过程,若能有一个更详细的最好是书籍类型的解说那就更严丝合缝了,那究竟有没有这样一个著作呢?&1t;/p>

        有,那就是《黄帝内经》。你一定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深奥的道理总是最简朴的,虽然关于病理病机和如何治疗占了大多篇幅,但所有复杂多变的形形色色的病理病机都来自同一种简单的情况,然后经过变化而来,所以《内经》中多次提到“其道在一”或者“守一”。&1t;/p>

        下面关于天地生成的描述虽然比较简略,但关于自然规律由来的段落却正好添补了神话的空缺,且试着让上古文明、宗教、科学和自己的推论相互结合,让这个世界的真相以一种具体的形式展现。先是天地与万物的生成:&1t;/p>

        《灵兰秘典论篇》曰:“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1t;/p>

        (翻译:至高无上的道体现在最微小的地方,由此而进行无穷的变化,却无人能探知本源。窘迫啊,人们日渐消瘦,却仍不得要领;那些道理暗昧难明,就像被遮蔽着,谁能了解它的精华?那似有若无的数量,是产生于毫厘的微小数目,而毫厘也是起于更小的度量,只不过把它们千万倍地积累扩大,推衍增益,才演变成了形形色色的世界。&1t;/p>

        备注:最微小的度量就是弦理论中的“弦”,此为万物最初的“有”,而“有”来自于“无”,这便是宇宙的本质。故而世界虽然形形色色,但其道在一。)&1t;/p>

        《阴阳应象大论篇》其一:“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1t;/p>

        (翻译: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质,天有八节的气序,地有五方的布局,因此天地为万物之根本。清阳轻生于天,浊阴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动与静,是阴阳的神妙变化决定的。)&1t;/p>

        其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1t;/p>

        ……&1t;/p>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1t;/p>

        (翻译:阴阳,是天地之道,万物的纲纪,变化的根本,生杀的本始,神明的居府。&1t;/p>

        ……&1t;/p>

        所以,清阳积聚升天,浊阴下降归地。阴主静,阳主动,阳气生,阴气成长,阳气杀伐,阴气收藏。阳气化为万物能量,阴气组成万物形体。)&1t;/p>

        《六微旨大论篇》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1t;/p>

        (该句不用翻译,这是天地之间自然规律的开始。虽然你不是很懂,但我们每丰富一些,越具体一些,它本身所包含就会丢失一些。)&1t;/p>

        《六节藏象论篇》曰:“余闻气和以为形,因变以正名。”&1t;/p>

        (翻译:我听说阴阳之气交互赋予万物形体,因其变化不同的形状而确定不同的名称。&1t;/p>

        备注:此为阐述万物之名及多样化的由来。)&1t;/p>

        &1t;/p>

        &1t;/p>


  (https://www.23xsww.net/book/50/50155/1900110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