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四国本纪 > 第五十七章 回转寿司式阅卷

第五十七章 回转寿司式阅卷


进士是很恐怖的一个群体,几乎可以说大部分的当朝大员都是进士出身的。卍.卍卍

        现在在宫门口聊天侃大山的这些个学子们,过个二十年三十年,大部分都会成为朝廷的中坚力量。

        一甲入翰林那不用说,直接和阁老们有了交集。当了庶吉士也不差,只要身子骨熬得住,就算啥也不会,熬到六十岁随便混混将来都是六部尚书侍郎级别的人物。

        就算混得再差,至少也能去地方上做一个地方大员,做个土皇帝,那也是很厉害的了。

        几人走走聊聊,也算是相互认识了,外边这时候也不早了,大家跪着答了一天也累的不行,寒暄了几句,互相预祝了一番便就都散了。

        这里的学子们寻着自家在门口等候多时的轿子,一个个都离去,回家休息了。而那边一十二位的阅卷则刚刚开始。

        殿试的答卷不必誊抄,只需盖上写有祖宗三代信息的那部分即可直接交给阅卷官审阅。

        只见这一十二位当朝大员三位一边围成一个正方形,由内阁辅夏彦开始,看完一本,就打上评分然后顺时针传递,到末位的时候统计得圈的数量,筛选出佳作十篇当晚交给陛下亲自审阅。ap

        之所以为何要由夏辅开始一个个传阅而不是每个人都拿一份在手里一个个传阅,是因为这殿试的阅卷要由内阁大学士们“定基调”。

        这卷子,答得好打圈,打得不好打叉,若是不好不坏就不加印记,人数多了就容易使原本有一定差距的两篇策论得分相当。

        而选出十篇佳作给陛下,时间很紧。他们要通宵阅卷,但万万不能让陛下多等,所以需要使用一些方法来加快效率,统一一下意见。

        所以所有的卷子先经过五位大学士的手,其余的七位阅卷官先看看这五位大学士的意见,这就是所谓的基调。

        若是五位大学士齐刷刷地打了五个圈,这卷子剩余的人也不必再批了,只需画圈即可。

        若是到手里已经有三个叉在上面,这篇也就不必多看,略略一扫即可。

        定基调省去了一部分不必要的阅卷,也避免了阅卷官们分歧较大的问题。可能有的卷子五位大学士觉得不好,余下的人都觉得好,这样的作品进了佳作,筛选出十位的时候就容易引争论和矛盾。?ap;?    ?

        因而便让最权威的五位大学士先开始阅卷,其余的几位帮着糊名,等到五位攒下了一些卷子,他们再开始阅卷,这样也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这些卷子就像是回转寿司一样,从夏辅起,轮转一整个圈,到礼部侍郎那里结束,看上去很是滑稽。

        虽然看上去很有意思,但这个流程所象征的意义可是严肃的很。

        夏辅这一笔上去究竟是个圈还是一个叉,直接就会影响到这位学子的一生。

        他究竟是一甲还是三甲,是留京还是回乡,是一位平步青云的翰林还是一个偏僻地方的知府,那都在这圈圈叉叉只见。

        只见正在看卷的夏辅眉头紧皱,好似对手上这份卷子很是不满,两米多长的卷纸,越看眉头皱地越紧,越看眉头皱地越紧,看到结尾的时候已经皱得和鼻子一个高度了。

        不消说,这份卷子夏辅一定很不看好,岳淞接过这份答卷的时候心里这么想着。

        倒不是因为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阅卷的同时还能抽空分心去看夏彦的脸色表情,而是......而是夏辅的这个叉实在也太大了一些。

        苍劲有力,力透纸背,一个放荡不羁的大大的叉,根本就没留什么地方给后面的人上记号,大抵是觉得这份卷纸已经不需要再审阅了吧。

        本来,如果夏辅如此不满意,其余人都是不大会细看这份卷子的。虽然夏彦为人古板固执了一些,但文字上的功底在座的确是没有人可以与之平辈论交的。

        岳淞本想跟着打上一个叉算了,但由于他度稍微快了一些,此时他手头只有这一份卷宗,便也起了兴致要看看这究竟是什么文章能让夏辅打那么大一个叉。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差点没被吓死,这份考卷正是小林公子答的文官体系。

        陛下当时想搞特殊,单独考小林公子一份卷子,被夏辅的极力反对拦了下来。

        最后是岳淞出的主意,考小林公子两道题。既然是他出的主意这件事自然是他去安排,所以他很清楚小林公子多出的一道题上问的究竟是什么。

        问诸考生的策问主题是吏治,如何使官员清廉。

        给小林公子加试的题目主题是也是吏治,但是却是如何用这些寒门士子。

        岳淞的本意是只有一张答卷纸也好,如此可以考校林甫,能不能把这两个主题糅合起来,用紧张的字数答出如此多的小问。

        却是没想到小林公子觉得字数不够,就干脆不答问题,这篇策论的主题分明就是“如何利用寒门士子削弱权贵势力”,虽然说是糅合了吏治和寒门士子的用法,但比起众人借着四书五经的泛泛而谈,这篇策论里所说的东西实在太具体太露骨了。

        这谈的根本不是官吏治理,这是官吏斗争。答法写法内容都如此叛经离道,难怪刻板的夏辅如此不喜欢。

        但岳淞是明白人,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些年来官途走得坎坎坷坷却还是一路往上,一直坐到了内阁次辅的位置。

        他不会自大到以为自己真的是多么特殊,多么有才能。他明白能让自己越了许多同年进士们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自己低调,善于察言观色,会做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不是京城权贵派系的人。

        这篇策论实在太大胆了一些,岳淞思忖了一下,觉得就算自己想到了这个主意,也是万万不敢如此露骨地上表给陛下的,更别提在殿试这种场合叛经离道地答出这种策论了。

        但陛下一定会喜欢,岳淞心思轮转之间,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如果这篇是别人所做,那不一定。但这是小林公子所做,那么陛下一定能够容忍其中的冒昧和不敬,接受这个在当局者看来荒诞不经的“言官体系”。


  (https://www.23xsww.net/book/30/30328/11377091.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